短视频火爆的背后,买量成本不可忽视
2023-11-15基础知识
这个月有个板块特别火,从11月以来行业指数表现及成交额情况来看,传媒是市场里唯一涨幅超过5%的行业,这里面是短视频带起来了。steam爆款游戏《完蛋!我被美女包围了》直接引爆了短剧概念。今天,天威视讯已经8连扳。
这个月有个板块特别火,从11月以来行业指数表现及成交额情况来看,传媒是市场里唯一涨幅超过5%的行业,这里面是短视频带起来了。steam爆款游戏《完蛋!我被美女包围了》直接引爆了短剧概念。今天,天威视讯已经8连扳。
做的比较成熟的算是抖音、快手这类了,快手它们下面的综合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显示,一部爆款短剧的收入上限可达500-5000万元,在整个环节里,IP和编剧能赚到来自1-2%的提成和1-5万元的保底分成。制作方赚到3-5%的提成加4-10万元的保底分成。版权方会赚到来自用户充值和合作分销的10-15%的流水。爆款剧集为版权方带来1.25到1.3的投资回报率。分销商虽不承担剧集成本,但需负担流量投放成本,他们从10-15%的流水中获利。最后,服务商或代理通过接入头部客户,在市场上每日5000万的交易量中大幅提升收入。
一整个环节下来,变现还是比较快,比普通的影视综艺快的很多,而且制作成本低,不用多少钱就能做一部剧,付费短剧的制作成本通常在10-30万元之间,相对较低,这与传统影视剧(如网大类剧集的45-80万元制作成本)形成鲜明对比,使得付费短剧成为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。
制作壁垒低、链路短,可能你没什么导演监制编剧的经验,也能试试做一下。而且比小说的ROI高,从行业数据来看,付费短剧的用户天花板&投放ROI更高。
哪些公司最赚钱?买量成本决定净利润
为什么涨的这么快,这种剧迎合了当下浮躁的人群,就跟当时快速传播的某音短视频一样,大家没那么多耐心去看连续剧,大家追求的就是一个快,一个爽,短时间就能看一部剧,看完了,也快乐了,就可以了。但是短剧的炒作也是有一定的逻辑的,有些人愿意跟着APP总榜排名,像榜单前几名一直是比较火的,前一阵ReelShort的排名从后几十名飞速进入前三。而且对应的有些厂商早就开始大涨了。像中文股价一周就翻倍了,中文在线,天威视讯,欢瑞世纪,掌阅科技都比较火。不用等到大家都看了剧情就已经大涨了,现在就是靠速度收割的时代,要是要出来现象级爆款产品,大家看好就会提前涨。
其实这个市场的增长很快,根据德塔文的《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》显示,今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,超过了去年一整年上新的454部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有过统计,今年前三季度,有349部7855集网络微短剧备案。
但最开始国内火起来的并不是掌阅科技、中文在线、天威是讯,最早是快手,几年前快手就开始做短剧了,成立了短剧内容厂牌快手星芒短剧。到今年6月,在快手仅短剧业务就有2.6亿日活用户,储存了国内短剧市场最大的用户规模。
为什么是快手?其实相比其他环节,买量和平台是非常赚钱的,短剧流量越高,市场短剧越多,买量成本就更多,流向买量以及流量平台的资源和钱就越多。虽然制片方也赚钱,也多是辛苦钱,押爆款产品,一旦把流水投进去了,但是没跑出来的买量成本,制片方更不赚钱。相比他们,发行平台也会赚,特别是一些有大多数的成本去买量打广告了,所以有些公司的净利率并不高,因为买量成本非常高。
一定要关注买量成本这个指标
市场炒作平台流量收入,这个逻辑也是对的,但是大家也发现了,平台已经成为巨头了。比如快手比如抖音,这些平台APP已经成长起来了,也有一些独立的app做这些,这类也算是流量提供方。比如这一阵霸榜的Reelshort短剧APP,这个Reelshort已经占领美国APP总榜第八,只消耗三个月时间,成长的速度非常快,现在Reelshort的火热程度已经攀升至第二。
Reelshort的制造商就是中文在线算是最早一批在国外火起来的,reelshort针对的就是海外市场。因为相比国内,国外的短剧还没那么卷,竞争者还没那么多,所以很多国内厂商做海外市场,市场里的竞争较少,所以买量成本没国内那么高。现在reelshort的爆火,制片方将会倾向选择与reelshort合作发行以获取流量支持而不是自建发行平台。
中文也有自己的买量优势,熟悉这家公司的应该了解,中文在线之前就是做网文的,国内国外都有一定的市场,网文出海也是买量模式,大多也是爽文比较多。所以中文在线是有一些观众基础的,而且爽剧还去除了阅读成本,潜在观众比网文大了好几个数量级。
这类平台往往更知道如何把买量的钱花在刀刃上,这就决定了厂商买量成本会比其他家低。在买量游戏中,买量成本低的优势往往是决定自己能否爆火的关键。
之前是小说,现在是短视频短剧,其实大家赚钱的逻辑都差不多,先是买到作品的版权,,然后利用个人创作者、多渠道网络(MCN)或影视公司等的合作,做成各种各样的短剧。在一些平台上发布,有了流量之后,就好赚钱了,流量可以赚钱,吸引用户付费观看。同时,流量也会带来广告商的投资,这种赚钱模式还是比较快的。
做的比较成熟的算是抖音、快手这类了,快手它们下面的综合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显示,一部爆款短剧的收入上限可达500-5000万元,在整个环节里,IP和编剧能赚到来自1-2%的提成和1-5万元的保底分成。制作方赚到3-5%的提成加4-10万元的保底分成。版权方会赚到来自用户充值和合作分销的10-15%的流水。爆款剧集为版权方带来1.25到1.3的投资回报率。分销商虽不承担剧集成本,但需负担流量投放成本,他们从10-15%的流水中获利。最后,服务商或代理通过接入头部客户,在市场上每日5000万的交易量中大幅提升收入。
一整个环节下来,变现还是比较快,比普通的影视综艺快的很多,而且制作成本低,不用多少钱就能做一部剧,付费短剧的制作成本通常在10-30万元之间,相对较低,这与传统影视剧(如网大类剧集的45-80万元制作成本)形成鲜明对比,使得付费短剧成为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。
制作壁垒低、链路短,可能你没什么导演监制编剧的经验,也能试试做一下。而且比小说的ROI高,从行业数据来看,付费短剧的用户天花板&投放ROI更高。
哪些公司最赚钱?买量成本决定净利润
为什么涨的这么快,这种剧迎合了当下浮躁的人群,就跟当时快速传播的某音短视频一样,大家没那么多耐心去看连续剧,大家追求的就是一个快,一个爽,短时间就能看一部剧,看完了,也快乐了,就可以了。但是短剧的炒作也是有一定的逻辑的,有些人愿意跟着APP总榜排名,像榜单前几名一直是比较火的,前一阵ReelShort的排名从后几十名飞速进入前三。而且对应的有些厂商早就开始大涨了。像中文股价一周就翻倍了,中文在线,天威视讯,欢瑞世纪,掌阅科技都比较火。不用等到大家都看了剧情就已经大涨了,现在就是靠速度收割的时代,要是要出来现象级爆款产品,大家看好就会提前涨。
其实这个市场的增长很快,根据德塔文的《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》显示,今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,超过了去年一整年上新的454部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有过统计,今年前三季度,有349部7855集网络微短剧备案。
但最开始国内火起来的并不是掌阅科技、中文在线、天威是讯,最早是快手,几年前快手就开始做短剧了,成立了短剧内容厂牌快手星芒短剧。到今年6月,在快手仅短剧业务就有2.6亿日活用户,储存了国内短剧市场最大的用户规模。
为什么是快手?其实相比其他环节,买量和平台是非常赚钱的,短剧流量越高,市场短剧越多,买量成本就更多,流向买量以及流量平台的资源和钱就越多。虽然制片方也赚钱,也多是辛苦钱,押爆款产品,一旦把流水投进去了,但是没跑出来的买量成本,制片方更不赚钱。相比他们,发行平台也会赚,特别是一些有大多数的成本去买量打广告了,所以有些公司的净利率并不高,因为买量成本非常高。
一定要关注买量成本这个指标
市场炒作平台流量收入,这个逻辑也是对的,但是大家也发现了,平台已经成为巨头了。比如快手比如抖音,这些平台APP已经成长起来了,也有一些独立的app做这些,这类也算是流量提供方。比如这一阵霸榜的Reelshort短剧APP,这个Reelshort已经占领美国APP总榜第八,只消耗三个月时间,成长的速度非常快,现在Reelshort的火热程度已经攀升至第二。
Reelshort的制造商就是中文在线算是最早一批在国外火起来的,reelshort针对的就是海外市场。因为相比国内,国外的短剧还没那么卷,竞争者还没那么多,所以很多国内厂商做海外市场,市场里的竞争较少,所以买量成本没国内那么高。现在reelshort的爆火,制片方将会倾向选择与reelshort合作发行以获取流量支持而不是自建发行平台。
中文也有自己的买量优势,熟悉这家公司的应该了解,中文在线之前就是做网文的,国内国外都有一定的市场,网文出海也是买量模式,大多也是爽文比较多。所以中文在线是有一些观众基础的,而且爽剧还去除了阅读成本,潜在观众比网文大了好几个数量级。
这类平台往往更知道如何把买量的钱花在刀刃上,这就决定了厂商买量成本会比其他家低。在买量游戏中,买量成本低的优势往往是决定自己能否爆火的关键。
很赞哦! ()